4-5月是黃淮小麥授粉的關鍵時期,小麥作為自花授粉作物,每年授粉時間約2-3天,如遇高溫1-2天便完成授粉。為及時掌握小麥授粉時間,有效做好小麥雜交工作,海南研究院小麥育種專家張保民老師每天早出晚歸,認真觀察試驗材料長勢,生怕錯過雜交授粉的關鍵時期。
3月末正值小麥授粉前準備階段,張老師不小心摔傷造成腿部骨折,醫生建議在家休養一個月。雖然在家休養但心早已飛到試驗地里,張老師每天在家通過電話及時了解和掌握試驗材料的長勢情況,休養不到半個月就拄著拐杖坐到地頭指揮工人進行田間管理,甚至不顧家人和同事的反對在試驗地進行小麥品種性狀的記載,病蟲害情況檢查并指導開展小麥授粉工作。每天長時間的站立,受傷的腿到晚上都會腫起來,但第二天張老師又拄著拐杖繼續開始工作。
受傷后的張老師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在家休養而是耽誤了今年的試驗怎么辦,有負公司的重托怎么辦。作為一名育種工作人員我們在他身上看到了對育種工作的熱愛、專注,看到了忘我工作、勤懇踏實的育種家精神,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九圣禾眾多科研工作者的一個縮影。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21年總裁工作報告提出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加快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做好種質資源創制及新品種選育,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種質資源創制及新品種選育離不開寒來暑往堅守在田間地頭的育種工作者們,離不開他們耐得住寂寞、攻堅克難、排除萬難的勇氣和堅守。相信在公司眾多育種家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全體九圣禾家人共同拼搏下,公司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未來可期。
讓我們以張老師為榜樣,做專注工作、有擔當、敢拼搏的九圣禾人!